報價就收仲介費,賺死,然後放任客人亂開價
拍攝影片剪輯,300人的活動要拍一整天,單機還要出5-6段精華影片
客人開5000笑死,誰要報價?
報了就扣45百,還不一定能接到,這商業模式真讚
my dear friends~~This is my diary and works publish land
報價就收仲介費,賺死,然後放任客人亂開價
拍攝影片剪輯,300人的活動要拍一整天,單機還要出5-6段精華影片
客人開5000笑死,誰要報價?
報了就扣45百,還不一定能接到,這商業模式真讚
小黑自備機油測試第一家
先說結論:沒下次。
一開始先電話確認,自備機油老闆娘報價工資500。結果第一次預約有事情忘記去,就打個電話約第二次,結果第二次工資就變800,想說也比之前便宜,就還是決定過去
結果當天到現場,老闆就開始說報價太便宜,但是都報了沒關係,
然後精彩的就來了
插電腦檢查要500
機油芯450
煞車清潔劑,250
機油芯假裝問我要原廠還是副廠的,原廠900 ,我說那就副廠的好了,結果副廠450 ,我這20年來換過最貴的副廠油芯
噴煞車清潔劑你噴了一罐嗎?250?
這位老闆,我修他修了20幾年了,會不清楚零件價格嗎?連客人基本的奇摩子都不懂,不好意思沒下次了
簡單一句結論,Apple用作業系統鎖硬體性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,但鎖了七八年你就不知道了
我的2011 late MBP一度卡在yosemite,當時也是line不能用,後來發現有心人士開發patcher後,升上了Catalina,大家一定都以為舊機器跑新OS一定會跑很慢,結果升上去第一個感覺就是
哇噻,性能解放!
過了這幾年這波line升級,故意跟Apple一搭一唱放棄mac os10系列,但,就是這個but,當我再次使用新patcher把2015 mbp/2013 iMac/2011 mbp從10.15一次升上14 Sonoma,又是得到一樣順暢的體驗,根本就沒差啊!
m系列的優點就是
1.省電
2.獨立影像編解碼運算
就這樣,沒了
當然可以拿出很多測試數據,評測也一堆,但敵不過實際使用感覺,m2平常上網,看yt,存取檔案,做canva,跟intel系列一模一樣,要說多快?看看跟乞丐般的m系列規格,能多快?可以快呀,掏出15萬-22萬給Apple就快!我也入手了一台m2 mac mini低配版,你說都不轉圈圈都是騙人的
所以一樣m系列只能買低配,用起來跟舊電腦一模一樣,intel不給用是哪招?人人都需要看yt,上網,文書處理,canva,但不是人人都需要剪片
(不過你主力如果是剪片,請直接換m系列,這個不用考慮了!)
另外用patcher升上去根本不用任何的專業知識(當然怎麼重灌mac os的流程還是要會一下),如果你還有2011-2016/17左右被mac os11以上拋棄的intel mac,讓他再多活幾年吧⋯⋯
自己的,朋友的,能上sonoma的都給他升上去了,完美支援,沒有什麼wifi藍牙不能連線的
就是一個字,爽!
本來最後停在High Sierra,結果終於等到Line電腦版不能用了,只好研究一下,發現有Mojave Patcher這種東西,研究了一下就升級成功,但是在優化的過程中,發現開edge效能變很差,然後有些工具程式還是因為版本太低不能用,心一橫,再繼續找,果然還可以升Catalina
現在升級完比Mojave還順,功能完全正常,原本想使用的blackmagic atem controller也可以用了,真的是史上最強機種了
差不多了,接下來big sur什麼的都是mac os 11,12,13了,也踏入M系列CPU,這台就這樣了
一開始覺得怎麼買到爛貨,但是經過一連串的測試,確定他是一款需要推得動的系統來推的[監聽耳機]
如果你是要買來聽好聽的,就不用考慮了
現在run的最OK的組合,是iPod classic 5代(video,剛好手邊的還存活)去推他,老iPod說他屌當之無愧,可以推55ohms,其他你可能要為它找一組不錯的耳擴,不然跟垃圾一樣的音質我原本差點要把它丟了
四個16W LED崁燈2600
兩條1m軌道燈軌道(材料+拉線安裝) 2400
我真的沒裝過這麼高級的16W LED崁燈,飛利浦歐司朗就算了,也不知道是什麼牌子
也謝謝讓我見識到高貴的工資
來一堆學徒,也幫不上什麼忙
拆下來裝上去需要什麼高深的技術需要收到這種工資我也是醉了
不用在那邊扯什麼尊重專業,又不是請你拉三相電
不是每個人都園區新貴,我看你不事先報價就是看你最後要報多少
真的謝謝沒下次,繼續當您的網紅吧,阿對,先退訂再說